“喝起走喂!装啥心脏病哦,麻得到哪块嘛。”
“你看他都倒咯,哈怕是真的哦?”
“赶快打120噻!”
......
这样的场景或许你没遇到过,但想必在哪儿听到过。
因为在我国,在每5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罹患心血管疾病。
每13个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就有1人是心肌梗死。
而每3名心梗患者就有1人死亡,死亡率超过3成。
很有可能大家身边的亲戚朋友,就是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之一。所以我们很有必要了解心梗、预防心梗和救治心梗。
每年的11月20日都是“中国心梗救治日”,值此机会,就来跟大家好好说说该如何预防心梗呢?心梗在发作前会有哪些预兆?
知己知彼,预防有底
如果我们把心脏比作一块庄稼地,冠状动脉就像浇灌土壤的水管,心肌则是这块土壤上的庄稼。心梗就是水管因垃圾(血栓)堵塞或管壁老化长锈(粥样硬化)变得狭窄,堵住了生命之水(血液)。那么无法浇灌的庄稼就会慢慢枯萎,时间一长甚至会坏死。
所以心梗实际上就是冠状动脉出现急性阻塞,导致心脏肌肉缺血坏死,使得心脏功能受损的一种危及生命的急性病症,全名急性心肌梗死。
而且一旦心梗,坏死的心肌细胞将无法再生,只能尽可能的挽救更多心肌,缓解危害。
作为心血管疾病中的“头号杀手”,心梗在电视剧中已经多次“露面”重创甚至带走关键人物,来引导剧情的走向。同样,在剧外,心梗也带走了许多风头正盛明星的生命。
2022年11月1日,94版《三国演义》中关羽扮演者陆树铭因心梗去世,享年66岁。
2021年1月2日,《巴啦啦小魔仙》中凌美琪扮演者孙侨潞因心梗去世,年仅25岁。
2020年11月25日,传奇球星迭戈·马拉多纳在家中突发心梗去世,享年60岁。
2019年11月27日,浙江卫视《追我吧》节目录制时,演员高以翔在奔跑时突然减速倒地,最终死于“心源性猝死”,年仅35岁。
......
这些明星用自己的生命,将“心梗”这个关键词频频送上热搜。无声的呼吁大家关注心梗这个“无形杀手”,不仅要认识,还要预防。
我们该如何预防心梗?
心梗如同一棵小草,像吸烟、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因素就是其中比较粗壮的根,易怒、酗酒、熬夜、冠心病遗传、久坐少运动、“重口味”饮食习惯等就是向外延伸的根。
当根越蔓延,越粗壮,那么心梗这棵小草能“茁壮成长”的几率就越大。而同样,一旦“斩草不除根”,那么心梗“春风吹又生”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
所以,面对心梗这根“顽草”,不仅要“斩草”(对症下药、手术等),更要着手“除根”——改变生活方式。
首先要教大家一招“五戒”,是预防心梗的必杀技之一。
戒烟
戒大鱼大肉,高脂高胆固醇
戒熬夜
戒剧烈活动
戒情绪剧烈波动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保持规律日常饮食,定期体检,监控血脂、血糖、血压,保持心情放松,适量饮酒,防寒保暖等。
改善不良生活习惯等于给给身体除掉了“坏根”,但是要防住“心梗”对身体的进攻还需要学会分辨“苗头”。
心梗发作前会有哪些先兆?
心肌梗死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发生的,动脉硬化需要日积月累逐渐形成。在早期,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小于50%甚至70%时,患者往往没有任何症状。
但当心梗袭来时,身体还是会发出一些信号,一旦及时“破译”这些信号,及时就医,就可能避免心梗的发生。
胸骨后或心前区剧烈的压榨样、紧缩性、烧灼感、刀割样或沉重感的疼痛,程度重,时间长,休息或含化硝酸甘油无法缓解。
部分病例可放射至颈部、下颌、肩部、背部、左臂或双上臂。
“烧心”,胸部不适伴恶心和 (或) 呕吐;伴持续性气短或呼吸困难;伴大汗、无力、眩晕、头晕或意识丧失等。
急性心梗来势凶猛,死亡率极高,错过黄金急救时间往往会付出生命的代价。所以如果有以上症状,千万不能有任何拖延犹豫,必须立即就医。
“中国心梗救治日”定为11月20日,是为了让我们谨记两个“120”!
一是:“有胸痛,我要拨打的120”
二是:“心梗救治,争取黄金120分钟”
心梗救治,争分夺秒,心梗虽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突发时的手忙脚乱。
希望这篇文章你永远也用不上,也希望这篇文章能被你转发,或许在未来某天,它会挽救一条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