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牢笼,可能只是内心的投射
最近,我们乐山昶康心血管病医院的小伙伴发了一个朋友圈被助理无意刷到,觉得有些意思便转给我,主要内容是发了一张医院照片,配的文字内容大概是说自己情绪不好比较烦。
这倒没什么,年轻人通过朋友圈发发牢骚吐吐槽是常有的事,关键是这条朋友圈下面的评论亮了。
只见医院里一个漂亮的护士妹妹评论这张医院照片“像牢笼”。只有熟悉我们乐山昶康心血管病医院的人才知道照片来自昶康医院中堂的穹顶,局部构图,逆光拍摄,图片给人一种压抑感,如果解读为“笼子”,倒也贴切。
但是这“像牢笼”三个字仿佛成了什么不得了的敏感词汇,评论区被医院一众小伙伴刷屏。“你要被谈话”,“你快点把这条朋友圈删了吧“。哈哈!不得不说,我们医院小伙伴之间的感情是真可以,敢于“冒死”提醒。
但他们可能还不知道,在昶康医院是允许甚至鼓励人讲话的,而且还一定要讲真话!毛老人家都说过,要让人讲话,天不会塌下来,自己也不会垮台。
事实上,照片本身没有问题,小伙伴各自表达自己的想法,也没有任何问题。只是那条“像牢笼”的评论一下子触动了我,让我想起年轻时的自己。那时的我,和他们是一模一样呀!
那时候的我,也是有许多的“压力”。记得我读大学一年级第二个学期的时候,在校园里总是待不住,心里总是莫名其妙地烦。直到有一天,我到现在的永丰立交外,看到大片的农田,烦一下子便消失了。回学校后才明白,原来,我不适应学校的环境(尽管华西的校园是那么的美丽),我喜欢农村广阔的田野,那田野让我安心。
大学期间,每隔几周我都要出去“透几口气”,一直持续到大学毕业。也许我对农村事物一直有深入骨髓的迷恋,以至于后来的妻子总觉得我“土”,并赠送给了我一个昵称“土狗”。那时的我觉得这是奇耻大辱,和她大吵一架。不得已,她后来给我改名为中华田园犬,这名字要洋气一些,我默认了。只是后来我才知道,中华田园犬就是土狗。不过,那已是后话了。
本科毕业后,我没有找到满意的医院,只有回到了家乡的县医院工作。那时的我,一心想考上研究生,并为之而拼命地努力。夏天的傍晚,同寝室的医生去舞厅跳舞,我就在青衣江边的黄葛树下看书。微风吹皱了静静流淌的青衣江水,就如舞厅里那姑娘们舞动的裙摆。那时的我不是不知道家乡及家乡姑娘们的美丽(青衣江畔出美人),但还是要拼命地离开。所幸,最终还是考上了研究生。
奇怪的是,考上研究生后,华西的校园依旧是那校园,但我那个每几周要出去透一次气的“病”莫名其妙好了。
是我适应了华西校园了,还是我的心变了?是的,我知道,其实是我的心变了。我们常说相由心生,其实景也由心生。我们目光所触及之处,事物是不是美好,其实很大程度上也是由我们的内心决定的。
也就是说。我们开心的时候。看到的东西大多都是美好的,愉悦的。当我们闹心的时候,看到的事物大多是丑陋的,悲观的。
当初我在华西读本科时,因为没有目标和方向,一直是浑浑噩噩混日子,内心找不到依托自然就烦躁,所以就更倾向于在从小生养自己的熟悉环境中寻找“力量”。
而后来经历过现实无情的“摧残”,我终于看清自己前进的方向,有了奋斗目标,自然对外在环境就不那么敏感了。甚至内心还升起一股不断向上逆天改命的强烈动力,后面才有了华西的读研转博,留院工作。
当然,在生活中,事业上,任何年龄段的人,都会遇到不同的问题,这些问题相互作用,会在内心留下一些阴影。
这些阴影,慢慢聚集起来,恰当的时段,会被情绪放大,影响我们对事物的正确判断,严重时甚至让人崩溃。此时,念头的转变特别重要。
我就遇到过这些事情。记得最开始做介入手术的时候,一方面技术还不是特别成熟,另一方面身体也不是很适应(要吃射线,我身体底子本身不是特别好)。有一段时间,连续来了几个非常困难的病例,每台手术要做很长时间,有些做得真让人崩溃。一度让我怀疑自己是否适合干这一行。
后来,突然间想明白,这些疑难病例接踵而来,就是老天专门对我好而送来的。他们的到来只是为了能让我快速提高水平,而不是折磨我。这念头一转,一切都变了。后面的工作似乎都变得容易起来。事实上也真是这样,自己的手术水平在短时间大幅度地提升。
所以在遇到艰难的时候,如何提醒自己,换个角度思考问题(也就是佛家所说的“转念”)显得尤其重要。
或许,先读读历史,看看前人的故事也能明白这些道理。
我的偶像,北大教授,著名学者季羡林在它的《牛棚杂忆》里提到了,在中国历史上那个非常的十年,也就是文革期间,很多知识分子受到了非人的折磨,每天都要被拉出去挂着大木牌子进行批斗,又打又骂,好些知识分子都受不了最终自杀身亡。
心灰意冷的季羡林也准备在圆明园吞安眠药自杀,碰巧红卫兵闯进家里要揪他去批斗无奈作罢。最终被批斗完的季羡林鼻青脸肿,一瘸一拐地回了家,而原本要自杀的他心中却变了想法,他想“这样残酷的批斗原来也是可以忍受得住的呀!有此一斗,以后还有什么可怕的呢?还是活下去吧!”
不仅如此,此后为了更好地应对“批斗”,季羡林甚至每天在阳台上进行数小时特殊的体育锻炼(坐喷气式锻炼双腿,此为日常批斗姿势),顺便还远眺一下红卫兵什么时候到自己好提前做好准备,因为他做什么事都不喜欢迟到,包括被批斗。
这种正向(良性)的思维方式,让季老过了十年文革这个关,让他挺了过来。最终,他等来了光明,并活到了98岁。
是的,面对逆境,处理方式不同,产生的结果截然不同。对强大的人而言,面对严峻的现实,总会给自己暗示,把内心被动的抵制,变成主动的迎接挑战。
回到开始说到的微信朋友圈,小伙伴评论说的“牢笼”,大抵是自身内心阴影的投射。学习乐观积极的对待问题,学会换个角度看待问题,勇敢的去面对问题本身。
就像我自己,做手术遇到难题,觉得是上天在成就我;就像季老先生被关进牛棚,不再考虑什么尊严,而是想办法度过难关,思考如何活下去。换个思维,就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就像那张照片,换了一个拍摄角度,呈现的就是昶康医院中庭美丽的穹顶。如果再往深处看,但凡对万事万物都往好方向看的人,心灵底蕴一定是善良的,而这样善良的人,命又怎么能不好呢?
最后,希望小伙伴们和我一起,打开心扉,敞亮心房,用一片光明的心态,对待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和阴影,让自己眼前的天和地,人和事,万事万物,永远镶嵌在美丽的风景当中。也希望公众号的读者们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有一个好的心态。